汉半两(玩味汉半两-中餐的独特计量方式)

汉半两,是中式烹调中独特的计量方式。它的由来可追溯至春秋时期,异地移植作物增多时,产生的独特的计量方式。

在古时候,中国物质生活条件比较贫困,膳食也以粗为主,时常要采用杂粮和豆类烹调,难以通过重量来计算,于是便有了使用体积来计算的问题。东周时期,商业活动日益发达,民间交流也增加,物流交通问题却未得到解决,不同地方粮食、器皿等的体积大小不同,于是便有了东周末期普遍贯彻的“斗升容贯”的计量单位。

然而,这种计量单位方式随着时间挪移,不再适应实际需要,就需要进一步修订。汉半两的诞生就是在满足实际需要的基础上,对老计量方式的创新。所谓汉半两,就是汉代公元前206年-公元220年时期,权臣王莽试图推行新政,取消斤两制而创设的六铢汉半两制。这次手法大胆,但因不得人心,被视为政治大忌,王莽也因之将被废黜。

今天,汉半两的计量方式虽然已经逐渐退出日常使用,但却被广泛运用于中餐菜品烹制及文化内涵中。比如红烧肉、口水鸡、小龙虾等家常菜肴中,都能看到“半两”的身影。

相关信息